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;试点建立中小学教育“绿色评价”指标体系;为山村学校配备“学生电子营养师”……1日举行的教育部新春新闻发布会上,多位司局负责人介绍的年度工作规划,条条指向“改革”关键词,连接每个中国学生和家庭的“教育梦”。
综合改革司司长宋德明:找准教育综合改革突破口
今年要找准突破口,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、办学体制改革、管理体制改革和保障机制改革等四项重点任务,同时要制定改革试点动态调整机制的考评办法,启动对试点单位的中期评估,对改革目标不明确、进展不顺利、推进不太有力的项目进行淘汰,而自主创新、富有成效的改革项目也会经过审查程序纳入国家改革进程。
背景:根据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部署,全国各省(区、市)和78所中央部属高校已开展425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。同时,国家层面启动实施20项重大教育改革。
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:建立中小学“绿色评价”指标体系
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立德树人,但是当前教育教学中,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,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、学生体质下降等问题群众不满意。针对此,我们要加强评价考试制度改革,扩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,建立“绿色评价”指标体系,综合评价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、学业发展水平、身心发展水平、兴趣特长养成和学业负担状况。
背景:“绿色评价”指标体系已在上海先行试点一年多,效果良好。在此基础上,教育部已拟订扩大试点的改革方案,拟于今年上半年扩大试点,通过扩大试点,进一步总结经验。
全国学生营养办副主任、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:为山村学校配备“学生电子营养师”
根据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》,我们开发了“学生电子营养师”分析系统,针对华北、西北、西南、华中、新疆等五个大区的现实情况,按照6至8岁、9至12岁、13至15岁等三个学生成长阶段,为农村学校提供餐前食谱设计、制定采购计划、日常采购记录、餐后营养评价等四项服务。“学生电子营养师”还可根据不同地区的食物供应和价格变化,为学校提供经典食谱,对食物供应量和营养素简单评价,同时生成采购清单,一方面可供社会监督,另一方面可与学生营养监测数据直报系统对接。目前,7000张软件光盘正在陆续免费下发,各地也可通过网络注册免费下载使用。
背景:2011年11月,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试点,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60亿元,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22个省699个县的2600万农村学生,提供每生每天3元的营养膳食补助。此外,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5亿元,为开展营养餐情况较好的地方给予奖补;再安排300亿元,基本用于地区食堂建设和大宗设备采购。
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孙也刚:加强研究生教育师生考核
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,必须加快综合改革,加强研究生导师、学生考核。今后要改革导师评定办法,根据年度招生需要,综合考虑学科特点、师德表现、学术水平、科研任务和培养质量,确定哪些人可以做导师,确定研究生招生的最高限额。另一方面要更加严格地对学生进行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,畅通分流渠道,实现良性的研究生考核与淘汰机制。
背景:近年来,我国不断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,自2009年开始逐年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,促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。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:开展教育满意度测评
教育满意度测评是教育部今年的重点工作,目前确定的开展思路是一个标准、两个对象、三个主体、四个层次,五个领域。所谓一个标准就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,人人成才。两个对象主要是了解群众对学校和政府的评价。三个主体是学生、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,了解他们对教育的感受、认知和希望。四个层次是国家层面、省级层面、地级层面和县级层面。五个领域即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高中教育、职业教育、大学教育。
背景:2010年7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颁布实施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。历时近两年的制定过程先后安排了11个重大战略专题、36个重大问题调研、60个驻外机构国际调研以及针对20个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度调研。这些都为教育科学决策开辟崭新模式,也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基础。